教你如何让你的孩子与朋友同学打成一片

你在学校里一定看到这样的现象吧?班上总是会出现一些小团体,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,关系比和其他同学更亲近。而新成员想要融入进去,并不是那么容易,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烦恼。那怎么办呢?别着急,这一讲我会教你怎么融进别人圈子的方法。

不过,在讲方法之前,咱们还得先知道这些小团体是怎么形成的。有位叫谢瑞夫(Sherif)的心理学家针对这个问题,做了研究,帮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原理。

1961年,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小学生去野外参加夏令营,但是这些学生不是来自同一个学校的,所以在在开营之前,他们彼此并不认识。

由于来报名的学生还挺多,所以刚开始心理学家把他们分成了两个组,由带队老师带着他们各自活动,所以这两组的学生都不知道还有另一个组存在。活动开始的前几天,两个小组分开活动,同一组的学生参与的都是一起做饭、修游泳池、玩滑梯等类似的活动。

两个小组的带队老师,对学生们并没有做任何指导,只是给他们做后勤服务,比如,帮他们寻找扎营的地点,提供做饭的工具等等。所以学生们怎么活动,完全是自由的。

但神奇的是,这两组的学生居然都自发形成了组织,他们各自定了一些规则,比如晚上要11点熄灯,早上要8点起床做饭,下午2点一起打球等等。而且,尽管没有经过正式的选举,但是两个小组都自然形成了“组长”这样的领导者角色。甚至,他们分别给自己的组起了名字。一组叫“响尾蛇”,另一组叫“雄鹰”。

一个星期过去了,这两个小组的成员,都逐渐有了各自的角色,比如,叫“雄鹰”的这一小组中,谁谁谁负责大家的早餐,谁谁谁负责大家的午餐等等。这一切都没有老师在背后指导,完全是大家自发的安排。

度过了这一周,心理学家让两个小组合并到一起,进行第二周的活动。

这周一开始,带队老师就开始组织大家活动。每天老师都会带学生们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不过这一次,所有的活动,都是竞争性的比赛。比如,踢足球、打棒球等等,而不像第一阶段大家游游泳、滑滑梯这样没有什么竞争性的活动了。

在这些需要争输赢的活动里,学生们自然地成分了两个队伍。怎么分的呢?很有意思,他们居然是自发地按照上周分的组来选择的。而且,通过这样的竞争,大家彼此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变化。同一个队伍的成员越来越团结,越来越彼此欣赏和喜欢,而对于另一队的同学,他们开始出现了敌对的情绪。

这一周活动结束后,心理学家给学生们发了一张问卷调查,问大家在整个夏令营活动结束后,愿意和谁成为朋友。答案你应该能猜到,没错,两个队的成员,选择本队队员做朋友的比例更高,达到了97%,而选择另一队队友做朋友的比例却只有3%。

接下来要进行第三周的活动了,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调整,因为他想消除两个队之间的敌意,所以就带大家做了一些友好和合作性的活动,比如,一起做饭,一起看电影,一起玩小游戏等等。

好,经过这一周的活动,你猜猜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了吗?我来告诉你吧,并没有!实际情况是,两个队之间依然互相抵触,甚至有一次一起吃饭时,两个队伍的人还发生了冲突,差点大打出手。

所以,通过这个实验,心理学家找到了小团体形成的原因。是什么呢?就是有共同的目标,特别是有共同的“敌人”,比如在这个实验里,各小队的成员有了共同的竞争对手,凝聚力就迅速增强了。

你回想一下,你在学校里,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。比如,你和小伙伴们可能因为喜欢共同的明星而玩到一起,也可能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,但更重要的是,如果你们有共同讨厌的人,那么你们的关系可能就会走得更近。

这个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“内群体与外群体效应”。意思就是,你会觉得,赞同你的是自己人,而令自己讨厌的那些人,是外人。而且正因为有“外人”的存在,更显得自己人在一起很特别、很重要。

那么成为自己人需要多长时间呢?要像刚才的实验里那样,需要一周吗?有位叫亨利·塔吉菲尔的心理学家,也很好奇,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实验。

他是怎么做的呢?很简单,他也召集了一群陌生人,通过抛硬币的方式,把这些人随机分成了A和B两个小组。随后,心理学家让两组的人看一些不知名的画,并做出评价。结果,心理学家发现,同一个组的成员,对画的评价越来越相似。比如,A组喜欢1号作品人越来越多,而B组喜欢2号作品的人越来越多。

接下来,心理学家让大家对彼此的好感度进行评价,结果发现同一组的人互相喜欢程度远远高于对另一个组的人。

所以,你发现了吗?不到半个小时,人们仅仅因为抛硬币,这个莫名其妙的原因分到一个组,就可以让他们彼此认同,彼此欣赏。

从这两个心理学实验中,我相信对你有很多启示,特别是当你想要加入一个新的团体,而有很多担心的时候。比如,你可能会担心,“人家都那么熟悉了,我再加入,不太好吧。”又或者,“如果被拒绝,会不会很尴尬啊?”

这样的心态,会阻碍你去尝试加入一个新团体。那么,到底应该怎么做呢?有三个步骤:

首先,你要在心态上做好准备,学会自我鼓励。比如,告诉自己,“我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呀,肯定会有圈子会接纳我的。”或者,你可以对自己说,“我这么优秀,如果被拒绝了,那是他们的损失啊。”

做好了心态上的准备之后,第二步你可以多观察一下,看看班上有哪些小圈子,哪些是你比较喜欢的人组成的。如果你感觉都差不多,或者感觉很复杂,比如,很多圈子里既有你喜欢的人,又有不喜欢的人,那么我告诉你一个选择标准,那就是按距离进行选择。比如,和你座位靠近的一圈人,如果他们是一个圈子的话,你可以选择他们。或者,你的家住在某个小区,而班上恰好有三五个同学离你家很近,而他们已经是一个圈子的了,每天放学会一起回家,你不妨可以加入他们。

第三步,你要开始行动了,有两种方式加入他们都是不错的。第一种是当他们进行某种集体活动的时候,选择加入。比如,下课时他们围在一起聊天,你可以凑过去说,“你们在干吗?我也一起来好吗?”记住,你要表现出你的好奇和兴趣,因为很少有人会对他人的好奇心有敌意。

第二种方法,你可以从和某个人拉近距离开始,但是呢,这个人一定得是这个小团体里最有号召力和发言权的那个人。比如,你看中了一个小团体,想要加入,团体中有ABCD四个人,经过你的观察,你看到他们四个人中,C是最具话语权的,而且你也觉得他很好相处。那么,你可以找个机会和他接触,跟他说“你们放学后都去哪玩啊?下次带我一起吧?”

你看,这两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,下次你就可以尝试着用起来啦。如果你在用这两个方法的时候,还是会有点担心的话,想想今天咱们分享的内容。加入他们之前,不需要和他们每个人都有什么特别的关系,找到你们之间共同的地方,去尝试加入就好。

【注】文章转载自《给孩子的心理成长课》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知识盲区网专注育儿知识学习教程个人飞跃提升网络课程 » 教你如何让你的孩子与朋友同学打成一片

赞 (1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