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总做不到最好,非常内疚如果处理

今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,假设这个故事发生在你身上。你有一个大你两岁的哥哥李雷,你们关系一直还不错。这个暑假,你爸爸答应他,如果他通过自己的努力,挣到了300块钱,他就可以用这笔钱,去买自己想要的游戏道具。

暑假快结束的时候,李雷马上就要挣到这笔钱了,可是这时你爸却反悔了,他觉得马上开学了,最好不要再玩游戏了,于是让李雷把挣到的钱都交给他保管,寒假时再还给李雷。

李雷不甘心,就跟爸爸撒了个慌,说这个假期他只挣了100块。于是,他把100块上交了,自己却偷偷藏了200块。一开学,李雷就给自己买了心心念念的游戏道具。整个这件事,你都看在眼里。

那么,问题来了,你觉得你应该把这件事,告诉爸爸吗?

如果帮助哥哥隐瞒这件事,你是在帮他撒谎,一旦有一天爸爸知道了,你们或许都会被批评一顿。可是,如果你告发了哥哥,你的内心里也很过不去,因为你的背叛,让他的计谋没有得逞。

听起来,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处境。不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,你都可能有点良心不安。这其实,就是我们的道德感在发挥作用。

道德感这个事情,往往会催生出一种情绪,就是内疚感。从小到大,爸爸妈妈会给我们灌输很多观念,其中有不少,是关于道德的。比如,“你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”,“爱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” 。你把这句话听进去了,但之后在某些情况下,你依然不可避免地会撒谎,一旦这么做,你内心就会不安,觉得很内疚。

此外,有时候爸爸妈妈可能会跟你说,“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,你要努力学习,才对得起我们的付出。”这个是强调感恩和回报,你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,原因不是因为你自己需要,不是你优秀了,自己觉得非常开心,而是你需要回报和感激爸爸妈妈的付出。

这会让你每次考试失败,或是比赛输掉的时候,都非常内疚,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对你的付出。更糟糕的是,考试成功和比赛获胜时,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可能也不那么强烈,你感觉到的是松了一口气,好像是终于给爸爸妈妈一个交代了。

所以,你会发现,这种时候的内疚感会给自己造成不小的压力。那应该怎么来面对这种内疚感呢?接下来要分享的心理学故事,就能给我们答案。

有一位叫作科尔伯格的心理学家发现,道德感这件事,其实往深处去想,是有层次的。就是说,随着大家认知的提升,我们对于什么是好,什么是坏,看法会逐渐变得不一样。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,“小孩子才谈好坏,大人只讲利弊。”虽然这是一句调侃,但某种程度上,它告诉你,道德感是有层次的。

那科尔伯格咋发现这件事的呢,他和我今天开篇做的事情一样,也是给学生们讲一些两难处境的故事。我挑其中一个非常经典的讲给你听,这个故事叫作“海因茨的难题”。

海因茨是一位中年男性,他的妻子身患了一种特殊的癌症,就快要死了。医生们都认为,这个世界上只有唯一一种药可以救她,这种药是镇上一位药剂师研制的,一种含有化学物质镭的药物。药的成本非常高,而且药剂师拥有独家的专利,所以市场上只有他在卖这种药。他以成本价的10倍的价格在售卖。

海因茨的钱肯定不够,只能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借,东拼西凑才凑齐一半的钱。实在是没办法,海因茨只好向药剂师恳求,说自己的妻子快死了,能不能便宜一些卖给自己,或者能不能允许赊一半的账,以后再慢慢还?但药剂师坚决不同意,说“我研制这个药,就是为了挣钱,不能同意你的要求。”海因茨绝望了,怎么办呢?

他心生一计,想着趁晚上药剂师不注意,偷偷地闯进药店去偷药。

故事讲到这里,问题又来了。你觉得海因茨应该这样做吗?

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发现,听他讲故事的学生,随着年纪的增长,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。

你可以仔细听听,他们的回答有什么不同。

比如,7岁的托尼这样说:“海因茨不该去偷药,因为这是违法的。从小爸妈就教我们,哪怕有任何理由,偷东西都不对。”

可是,13岁的安迪却有不一样的看法,她说:“这是药剂师的错,他不讲公道,索要高价,还不顾他人死活。海因茨爱他的妻子,想救她,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。我觉得法官会全面看待这件事,不会把海因茨关进监狱。”

接下来是16岁的乔治,他的看法显得更加成熟,他说:“我不觉得药剂师有什么问题,他有权决定药的价格,这是市场行为。我不能说海因茨这么做是对的,尽管确实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,没有人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妻子就这样死去。他宁愿进监狱,也要救他的妻子,在我看来,海因茨有正当理由这么做。但从法律的角度看,他是错的。这挺矛盾的,究竟是对是错,我很难说。”

发现没有,这三种判断,其实代表了我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,不同层面的关注点。

7岁的托尼,关注点在规则和惩罚,他会以行为的后果作为判断标准,比如,说谎了会被爸爸妈妈打骂,所以说谎不是好孩子,偷东西了会被关监狱,所以偷东西是不好的。他不关注事情的过程,只看这件事最终导向的结果,是不是让我不舒服,让我吃亏。

这种道德判断的方式,被科尔伯格称为“前道德水平”,也是说,真正内心稳定的衡量标准,其实没有发展出来,还是一个完全“听妈妈的话”的好孩子。如果处于这种水平,你特别容易因为做错事,而感到内疚。

13岁的安迪就不一样了,她不会单纯看规则会惩罚谁,而是更有同理心,会设身处地去想,这样的情况下,主人公的感觉会如何。而且,她会推测大多数人的判断是什么,所以在她的语言中,会讲到“这种情况下,任何人”会如何如何。

这种道德判断的方式,被科尔伯格称为“习俗道德水平”,也就是说,他们心理有一套稳定的衡量标准,这个标准就是“少数服从多数”,“大家好,才是真的好”。如果处于这种水平,哪怕你做错了事情,只要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,你不会感到内疚。

16岁的乔治又是一种新的视角。他不觉得多数人的同理心就一定对,他会更强调自己的看法和判断,凡事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”就好,做事情追求的是“问心无愧”。但同时,他清楚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则,明白法律和道德的来源是大家的共同契约,遵守它是每个人尽力去做的事情,遵守不了的时候,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
这种道德判断的方式,被科尔伯格称为“后习俗道德水平”,也就是它不否定习俗,但超越了习俗,追求的是对自己负责,对自己问心无愧。

听完了7岁托尼、13岁安迪和16岁乔治的判断,再回到刚开始的那个问题,你会帮哥哥隐瞒秘密,还是把他偷偷藏钱的事情告诉爸爸?你有答案了吗?

我想,现在你应该知道,内疚感的根源在哪里了。

7岁以前,我们很少内疚,因为大家都在“前道德水平”,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,只是盼着能够多玩一会儿,尽可能不被爸妈发现。一旦被发现,被责骂时,内心并不内疚,而是害怕和惊慌。

当你10岁左右时,爸妈的那些道德教育,就开始在你内心扎根了。这个时候,如果多玩一会儿,哪怕没被发现,只要想起爸妈的话,内心都可能不安。

可是,真正解放你,让你自由的,是能够到达下一节阶段,在尊重规则和约定的前提下,超越它们,做一个自我管理,问心无愧的人。不论爸妈是不是在意,你都在为你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
学会从这个视角去看你的生活,你内心的内疚感就可以放下了。你甚至会发现,爸妈身上的局限和不足,如果他们对你的学习很焦虑,常常让你学会感恩,你知道,那是他们的需要。而你的需要,是做好自己,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。不管是他们满意还是不满意,这都是你的一部分,你要善待它。

好了,这一集,我们讲了内疚感产生的根源,以及如何去面对它。最合适的方法,其实就是在尊重规则和约定的前提下,再去超越它们,做到问心无愧,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【注】转载自《给孩子的心理成长课》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知识盲区网专注育儿知识学习教程个人飞跃提升网络课程 » 事情总做不到最好,非常内疚如果处理

赞 (0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